|
不要的衣服捐给慈善组织。这也是西方世界的良知:第一世界送给第三世界的礼物。谁成想,中途曾在第二世界匈牙利简短停留。
公元972年,阿尔帕德王朝的盖萨大公建成塞克什白堡(Szekesfehervar)。现在,她已经发展成一座人口10万的热闹小镇。当地人说,城堡之白,也许是因为所用的石材洁白,也许是粉刷外墙的传统造成的。
如果现在盖萨大公再来白堡转一圈儿看看的话,也许会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小镇通往布达佩斯至亚德里亚海的M7高速公路的环路旁,有一座巨大的仓库。每天,打成巨大白包的100吨二手衣服被运到这里,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
每一个大包至少重300公斤,内容嘛,可能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杂烩了,女士衬衣,男士T恤,童鞋,御寒外套等。所有那些英国家庭觉得不再需要、送给慈善商店或者上门收旧货的公司的那类东西。送的人、在送的时候肯定满怀最良好的愿望。
这就是西方世界的良知:第一世界送给第三世界的礼物,中途在第二世界简短停留。
只有最好的才留在匈牙利,那些有品牌、质量上乘的衬衣、裙子或者外套。这部分占货物总量的5%到10%,质量更差的被运送到非洲西部国家、巴基斯坦和印度。
完全没人要的东西、特别是那些气候炎热国家根本无人需要的冬装,会被打成“煤饼”送水泥厂烧毁。分拣仓库的母公司Textrade的销售经理纳吉(Robi Nagy)告诉我说,最后真正扔掉的仅占1%。但是,考虑到每天接收的货物总量,这也意味着每天会有重达一吨的旧衣服被送进垃圾填埋场--那部分连烧都烧不毁的东西。
传送带轰隆隆转着,收音机播放着音乐,300名工人叽叽喳喳,突然传出一声刺耳的切割声:一名男子举起大刀划开了又一个大包。
一群女人挤在他身边的传送带旁,迫不及待地等着。开包后,衣服被分拣放入巨大的棕色箱子里。这些女人很有眼光,可以迅速判断哪件女装能够在二手商店卖出好价钱(每个匈牙利小镇的商业街上都有不少二手服装店),而又有哪件衣服是匈牙利、加纳、巴基斯坦任何稍有点自尊心的女人都宁死不穿的。
纳吉告诉我,他有一个阿拉伯客户,总会立刻买走所有的皮草,不论真假,还有真皮制品。我追问,这又是为什么呢?纳吉只是耸耸肩,权当回答。
另外一个棕色的大箱子里装满了滑雪靴、冰刀和各色冬季体育运动用品。两名男子在操作包装机,他们把所有欧洲人淘汰的二等夏季服装打成透明大包,准备运往西非。
其中一名工人满怀敬意地小声说,“我们有非洲客户,人家瞥一眼就可以判断这包货值多少钱。所以我们必须用透明塑料打包。”
二手服装有正能量的一面、也有负能量的一面。事实上,这么多东欧人穿着英国人的旧衣服,我们可以假设,这就意味着需要制造的新东西更少,消耗的能量更少,节约的水更多。
负能量一边呢?为什么我们要买这么多东西呢?为什么我们要用我们浪费的大潮冲垮欧洲、非洲、亚洲那些小成衣作坊、破坏大批手工艺者的生计呢?
我曾经在塞内加尔工作过,那时我有一个小朋友,叫本杰明,他六岁,会说六种语言。他永远穿着同一条红色的短裤,没有鞋。此刻在匈牙利,我又想起了本杰明。如果他还活着的话,今年应该42岁。
仓库楼上,一些女工在熨烫分拣过的服装,然完后挂在假人身上,拍照,上网。几乎用不了多久,就会被那些淘宝的匈牙利人买走。纳吉说,网上销量迅猛发展。
挑剩下的衣服由另外一台钢嘴铁牙的机器销毁。我问纳吉,“哪家水泥厂烧掉这些垃圾呢?”他回答说,“靠近克罗地亚边界的拜莱门德(Beremend)水泥厂。”
那个地方我很熟。去年秋天,数以千计来自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移民经过这里前往欧洲国家。他们当时肯定不知道吧,水泥厂的烟囱冒着浓烟,烧的,原本是欧洲人要送给他们的旧衣服。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