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乐乐器发声是由于:1)由弹,拨,拉,打所引起的弦在声频范围内的振动,2)通过"桥"的传递,这种振动被琴身,共振腔,放大. 色盲MM描述的现象,我以为,可用上述的步骤1)来解释. 对于一根固定长度,固定张力的琴弦进行弹,拨,拉,打,琴弦将会产生一系列振动. 根据振动频率这种振动可以被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驻波",其波长正好整除给定的弦长,另一部分则为"驻波"外的"其它波",即给定的弦长不为其波长的整数倍.在演奏时,"驻波"的频率不变,强度随时间衰减的速率较慢,而且各种"驻波"的迭加会产生HARMONY;"其它波"则不是这样,这种波的迭加,包括与"驻波"的迭加,会引起ANHARMONIC噪音.需要指出的是在弦的两端点各个"驻波"的振幅为零,"其它波"则不然.根据这种性质,在演奏时用手指,或其它软物,施加一定的压力于弦长的端"点"将会最大程度的吸收"其它波",而对"驻波"影响甚小.这样一来,经过"过滤"后的振动再传到共振腔时,音质听起来就会纯而动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