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字舞"是怎么跳? 最正宗,最經典的"忠字舞" 说起华尔兹、普鲁斯或伦巴、探戈,年轻人大多都知是交谊舞中的诸多种类,有的人不仅知道,而且会跳。说到忠字舞,姑娘小伙子们则大多要面露茫然,不知此舞从哪国舶来,怎样跳法,舞姿如何了。 20世纪60年代,忠字舞曾是我中华民族的“国舞”,其普及程度之广,无任何舞种可以相比。举国上下,凡能走路者,十有八九会跳之舞之。舞者的年龄可谓“上不封顶,下不保底”,老至八九十岁的耄耋,小至四五岁的幼儿,皆不乏善舞者。
忠字舞的编创者是何许人,我无法考证。至于这“国舞”的舞曲,我则清楚地记得是《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词曲的作者,便是第一个为毛主席语录谱曲的李劫夫先生。其词曰:“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我们有多少贴心的话儿要对您讲,我们有多少热情的歌儿要对您唱。哎——千万颗红心在激烈地跳动,千万张笑脸迎着红太阳,我们衷心祝愿您老人家,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其曲调既可抒发歌颂者的激情,又能表达祈祷者的虔诚,歌曲的开头和结尾均为高音,作者的意图可能是以此让歌唱者放开嗓门,喊出自己的心声。
忠字舞的跳法简单易学,预备式是:舞者右手高举红宝书,左臂曲于胸前,手心向上,双脚为立正式,待乐曲的过门响过之后,舞者左脚随节拍上下踏动,右腿膝关节同时一屈一直,双手随节拍向右上方反复托举。唱至“我们有多少贴心的话儿要对您讲,我们有多少热情的歌儿要对您唱”时,一面扭腰、抬腿,脚步左右前后地迈动,一面上下左右地挥舞红宝书,作抒情状。歌曲结尾时,舞者右手高举红宝书,自上而下,一顿一顿,作叩首状,口中反复高唱“万寿无疆”。这一动作,我们从一些资料片、旧照片上可以看到。当年,林副统帅彪就是以这种姿式终日不离伟大领袖左右的。舞者的活动范围,不超过1.5平方米,颇适合集体跳之。而动作之简单,只要不是白痴,学上半天一日,便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蹁蹁起舞,向伟大领袖表忠心。
全民大跳忠字舞时,我正在乡下务农。学舞期间,公社和社直机关的干部们都停下工作,放下架子,跟着到县里学习过的姑娘小伙子,亦步亦趋,一招一式地学。学会之后,便于“早请示,晚回报”时,以无与伦比的认真和热情在伟大领袖的石膏像前边唱边跳。社员们学舞就不象干部那样起劲、那样认真了。我所在的生产队,到了学舞时,大姑娘小媳妇由于羞涩,举手投足不免畏畏缩缩;男人们未能意识到跳舞的重大政治意义,或是松松垮垮,或是动作夸张,种种滑籍相,逗得大伙不时因笑废舞;年纪大的怕出丑,干脆拒绝上场。生产队的教舞者,事先由公社集中培训过,他带回一句口号: “大跳大忠,小跳小忠,不跳不忠。”但有些人好像并不在乎背“不忠”的罪名。生产队长事先被召集到大队开过会,他看这样下去难以完成任务,便心生一计,学舞者每天加十分,不愿学者每天扣十分,按规定时间学习合格的,加二十分,超过规定时间学会的,不加分。这一招果然有效,生产队所有劳动力,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学业”。
社员们学会跳忠字舞后,每天上工和放工时都要集体跳上一曲。按照上面的规定,跳忠字舞的时候,大伙前面要立一糊有领袖像的木牌,或放一尊石膏像。其理由是,忠字舞不对着“宝像”跳,就等于没向伟大领袖表忠心。后来,公社还举行忠字舞比赛,各个大队均选拔数十或上百名身材长相较好的男女青年,集中训练,然后参赛。有个代表队在音乐即将结束时,队员们左穿右插,七扭八拐,排出了一个“忠”字。这一别出心裁的设计,使他们获得了一等奖。忠字舞程式固定,动作简单,且不能随便改动,要不断出新很难,于是有人在舞者的年龄上开拓,或训练四、五岁的娃娃,或请一些六、七十岁的翁媪上阵。有个公社副书记竟不知从哪里找来几个小脚老太太,经过排练后,在开社员大会时隆重演出。这些老太太最年轻的已六十多岁,她们在会场主席台上迈动“金莲”,颤颤地扭动着身躯,几只拿红宝书的手七上八下地挥舞。社员们哪里见过这种奇特的场面,掌声欢叫声响成一片。后来,小脚老太代表队又到全县各公社巡回表演,并有记者拍下“剧照”,在地区报纸上发表,引起不小的轰动。那个心眼出窍的公社副书记,也因此而被提拔为县委宣传部部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