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总共85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31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时事] 传真社——“推翻”林子健案的那家香港通讯社!

[复制链接]

5685

主题

9773

帖子

35万

积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0 07:0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传真社本周曝光香港民主党党员林子健(右)行踪的报道要算是该社最轰动的独家新闻之一。

传真社(FactWire)这家香港媒体雏鸟上周派记者到旺角街头,为的是寻找一起绑架与虐打案的证据。

没几个小时之前,林子健公开讲述了他怎么给怀疑是中国大陆的特务绑架和殴打。他是一位资深活动人士,无数的亲民主派示威现场都能看见他的身影。

最震撼的是什么?是那些骇人地刺在他腿上的订书钉,全都成十字架形状。

香港在半自治的状态下运行自己的法律,中国大陆的执法人员不允许在香港活动。

要是有证据证明他们参与犯罪,那无疑会引起广泛的国际关注,对于传真社来说这更是一条大独家。这家通讯社两年前才靠众筹成立,职员就10个人。

接下来的两天,他们挖掘出来的信息影响着警方的调查,玷污了香港最大民主党派的声誉,更凸显出那股笼罩着这个前英国殖民地上的多疑与互不信任的瘴气。

为了了解传真社,我跟他们唯一一位愿意接受采访的人见面:47岁的创办人吴晓东。

吴先生说,很多事情他是不沾手的。

他强调自己不是老板,不发号司令,也不怎么参与实际的调查。

他本人也不支薪,但他毫无疑问是这家小机构的幕后主脑。

他说,2014年的民主抗议让各党各派之间的严重分化浮出水面,这启发了他要创办这家通讯社。

他说:“意见和矛盾都太多,但全都不是基于事实。我很惊讶,那些人因为不喜欢记者报什么,就追着记者来打。”

2014年“雨伞运动”期间,无数记者在莫大的压力下报道这场示威。

还有什么启发他?BBC新闻部。

他说:“我们没有老板、没有金主,也没有广告商。这就是BBC模式。他们不管广告商。BBC是群众资助的,群众就是老板,钱也应该从群众里来。”

2015年夏天,吴晓东这位资深记者透过众筹成立了这家通讯社。他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筹集了475万港元(60.7万美元;405万元人民币)。

到2016年初,10人编采团队雇齐了。

“我跟他们说,你们有六个月的时间去做点事。我想在建立信任与可靠度方面,(发展)远快于我的想象。”

实地报道

他们首先报道了广东省一座核电站的安全隐患,引起轰动。

其他的还有曝光中国制造地铁列车的质量问题,还有新加坡军方装甲车参加台湾演练后回国途中被香港扣查一事。

传真社记者拍下了香港海关围封被扣查装甲车的照片。

一些人质疑传真社的记者是否用非法手段,把素材搞到手中。

吴晓东说,他们靠的全都是老派的实地采访:经营线眼、寻找公开信息,还有花时间在大街小巷上。

他说,为了调查林子健案,8月11日林召开新闻发布会后,传真社的第一拨记者在一个小时之内就来到了他声称的绑架现场。

他们的目标是要找出拍下绑架过程的监控视频。最初周边店家都很帮忙,把几小时长的录像翻来覆去。

传真社总算找到了拍下林子健行踪的监控视频片段。

但这时候,林子健这位民主党党员已经报警,当局的人来了。

传真社方面表示,警察警告店家不要再给记者提供任何录像带,记者只能空手而回。

隔天他们回到现场,再三恳求。到8月13日,他们有足够信息作出这个出人意表的结论:在据称的这条街上,在据称的那个时间,林子健没有被绑架。

吴晓东说:“他们试着找出拍下绑架一刻的片段,但事发经过跟林先生说的都对不上。记者们不可能因为这是‘不利的’就把调查结果隐瞒起来。”

传真社在8月14日发稿,没多久警方以涉嫌“误导警务人员”罪拘捕林子健。

“谁是老板”问题

网上有好些人批评传真社,指控它给香港特区或中国政府做打手。

吴晓东认为,这些对他们的调查报道的攻击与无数的阴谋论,恰恰反映了香港社会的极端多疑与分化。

在无国界记者组织(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的2017年新闻自由指数榜单上,香港目前排名73,而台湾则排在第45位。

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副教授傅景华认为,民众对新闻自由的担忧,让传真社这类众筹新闻网站得以崛起。

传真社完全靠众筹来运作。

他说:“大多数香港的媒体拥有人跟中国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商业或政治关系,因此自我审查很普遍。”

他相信这种众筹的商业模式旨在降低自我审查。像香港自由新闻(Hong Kong Free Press)、众新闻和端传媒(Initium)这些媒体初创公司,都或多或少的在使用众筹模式。

但傅景华对于这样的商业模式长远能否持续抱有疑问。

传真社方面则开始邀请读者缴付年费订阅,也向主流媒体收取转发费用。

吴晓东计划扩充团队,他也预期在日后的调查报道中,记者们还是有机会“做错事”。

“那是无可避免的。真相哪怕让你受伤,你也不能隐瞒起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小时热帖
    一周热门
      原创摄影
        美食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ART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