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总共85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29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时事] 北京统战新政 ;“惠台政策”谋求“心灵契合”!

[复制链接]

5685

主题

9773

帖子

35万

积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5 08:3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月28日国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安峰山说,新措施出台,将给台资企业和台湾同胞带来巨大机遇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中共十九大后,习近平喊出将与台湾加深“心灵契合”。 最新迹象显示,大陆方面改变统战战略,开始推出一些大力度的“惠台政策”。

大陆国台办2月28日公布的新一波31项《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概括讲就是无论台湾团体或个人,都将进一步在大陆获得“同等优惠待遇”。

政策出笼,两岸官方诠释截然不同。台湾陆委会称,这是大陆在吸纳台湾资源同时,又期望以利益换取政治认同的拉拢政策。国台办则强调,这是台湾企业与人民“巨大机遇与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机会。

记者就此专访专家、学者和人在大陆的台湾企业家,以求透过第一手材料具体解析北京最新“惠台政策”的力度与影响。

根据新政策,台商、台生、台青等各种创业者都可以跟大陆人'公平竞争'参与各种项目

“认同中华文化”大前提

细看一连串的惠台政策项目,“巨大机遇与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一话似乎不假。大陆企业近来逐渐提高录取台湾青年的人数, 现在不论小米、京东或是中国工商银行都提高台湾人就业与实习的机会。 台湾人也将可以参加大陆专业技术与技能人员考试、参加“千人计划”与“万人计划”,甚至图书进口、行医与影视艺文领域等人才赴陆限制,都在该批解禁名单中。

在大陆的台湾青年,北京创业公社港澳台及国际事务部总监郑博宇对此分析说:“这次大陆目标明确,针对台商、台生、台青等到各种创业者,都可以跟大陆人‘公平竞争’参与各种项目,把台湾人当‘我们自己人’”。

不过,大力度的惠台政策并非没有前提条件。郑博宇补充解释说:“比如台湾的知名剧团,到大陆只要认同中华文化,就可以拿补助。台湾演剧文化顺势变成中国文化营销的一部分。”

据分析,对比过去大陆方面较僵硬的“政治统合”论调,近年来北京开始尝试柔性要求。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附研究员,研究两岸文化交流的卢宸纬向BBC中文网指出:“过去是大陆单方面对台湾好,不计前提。但现在是有特定引导方向。比如要申明拥护祖国统一,认同中华文化。”

何溢诚分析,中方对台湾战略是与时俱进,未来将是铺天盖地

瞄准“一代一线”心交谈何易

有专家指出,以往大陆对台政策,有所谓“三中一青”(中小阶级、中产阶级、中低收入与青年)说法。 而近来政策趋势则逐渐转向,范围缩小瞄准“一代一线”,即青年一代和基层一线。

任教于福建师范大学,同时担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研究员的何溢诚向记者解释说:“其实中国对台政策的真正转向,是由2014年的太阳花学运后真正定调,才有所谓三中一青。后来共产党发现,连国民党都经营不好这些阶级,就直接划了界线,一律由40以下算范围。”

何溢诚分析认为,近年来中方在两岸青年交流上,采取相当绵密战略,宛如“遍地开花”。尤其各行各业的两岸青年,都有自己的分论坛举办,足迹遍布各省、各县、各市。“大陆资源多,根据不同的台湾青年,他都可以给予不同的需要”,分进合击的作风让何溢诚印象深刻。

陆方“心灵契合”战略是否已经初见成效呢?何溢诚认为现阶段不会如此容易:“台湾这20多年走向民主化,而民主化的进程,就是本地化的过程,现在‘台湾主体意识’是相当根深蒂固的。”

何溢诚还指出,即使是台湾的统派也并非就是心向中华人民共和国。 他说:“文化中国,也不等同政治中国;历史上的中国,不代表未来的中国。台湾年轻人厘清这样的关系,愿意去大陆赚钱,享受和平红利,但他们不愿意大陆干涉台湾政治选票,经济互利并没有得到政治互信的外溢效果。”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附研究员,研究两岸文化交流的卢宸纬也同意这种说法,“陆方想要官民二分,对政府冷淡,对人民给予红利。然而台湾年轻人考虑大陆发展机会跟愿景同时,多半也会察觉中共背后会有什么目的,因此政、经会自动分离。赚钱归赚钱,政治就低调。”

她补充认为,大陆也发现,两岸交流增多,但台湾青年顶多只在对陆"刻板印象"方面有所改变。而在"认同层面",台湾青年政治倾向不会因赴陆而大幅改变外,甚至还会不断成立团体,来跟中国中央申请补助,拿到钱就跑。

学者对此分析,中方现在要重新塑造台湾青年的认同,不论花多少成本与时间都值得。

台湾曾在2014年发生"太阳花学运"。学者分析,中方现在要重新塑造台湾青年的认同,不论花多少成本与时间都值得。

“中华文化圈”为未来基点?

不难看出,最新一揽子惠台政策特别强调的就是“中华文化”。 基本不触及政治认同等生硬层面,并希望台湾人能重新认归“中华文化圈”。

福建师范大学台湾研究员何溢诚分析说,“改变台湾人的认同还是社会心理学层面应用,中方过去都是从政治学跟经济学角度下手,所以就会造成政治学跟经济学的‘不可共量性’,它需要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大陆难得的是,精英阶层领导下,它是可以与时俱进的,所以中共在进行喊话、潜移默化的过程。让台湾人觉得休戚与共。”

台湾一些媒体也在报导中指出,大陆最新政策可能会加速年轻人出走台湾前往大陆。《中国时报》引述北京台协荣誉会长林清发言论指出,台湾面临经济低迷与两岸僵局,中方在此出手,即可造成“一推一吸”效应。未来几年的“台青出走”可能愈发明显。

在承认大陆最新惠台政策可能会导致更多台湾年轻人前往大陆创业打拼同时,受访专家与学者也指出,即使未来大陆能以经济实惠吸引更多台湾年轻人,是否真能单靠经济而达到转变他们本土化要求和民主法制理念已经深入脑髓的人心,则需要划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小时热帖
    一周热门
      原创摄影
        美食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ART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