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萨克雷,我们就登上了英伦三岛。 英国文学作品俺读得不多,淘到手的就更少了。对英国的书,履虎尾有个总体印象,就是英国作品在欣赏价值上出现了两极分化:好读的,就贼辣辣的好,不是一般的好;而不好 读的呢,整个作品死气沉沉,读起来像是嚼木头渣子一般,枯燥无味。 好读的都有什么呀?第一好读的英国作品当然是拜伦的《唐璜》了,关于《唐璜》,俺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再罗嗦了。 其次好读的,是戏剧家兼大诗人莎士比亚的书。莎士比亚被世人尊称为“莎翁”,是超越了英国国界的家喻户晓的世界级作家,他的作品,当然数得上的了。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N大喜剧”,几乎所有的戏剧作品,都值得一读。俺对莎士比亚的作品,早已情有所钟,在书市上一直留意着。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中午,俺从一个年轻工人手中买来了两本莎士比亚的单行本,一本是《哈姆雷特》,另一本是《柔密欧与幽莉叶》。 这两本书,俺是掏三块钱买下的,平均一本一元五角。《哈姆雷特》俺后来又卖出去了,而《柔密欧与幽莉叶》俺自己一直收藏着,直到八十年代,才被一个亲戚拿走。 网友们会问了:喂喂,敲帖子的,你敲出来的这个书名怎么怪怪的呀?有两个字敲错了吧?你说的这个《柔密欧与幽莉叶》,是那部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莉叶》吗?呵呵,老兄啊,是的,是的!这部作品的名字,现在一般是翻译成你说的那个了。可是,俺淘到的这一本,是位高爵显的周扬先生翻译的啊,而且,在六十年代以前,好像是通通都翻译成《柔密欧与幽莉叶》的啊!也许,是由于英文字母同汉语拼音字母的发音互相转换的缘故,才出现了“柔”与“罗”,“幽”与“朱”之间的区别吧? 两个剧中主角名的字翻译是有点儿怪怪的,俺承认,但是凭良心说,周扬的翻译还真是很不错,读起来挺来劲儿的。有的地方,对照一下其他的翻译,就会发现翻译者周扬先生的良苦用心。像柔密欧的那个朋友(名字忘了,就是在街上械斗时被幽莉叶表哥刺死的那位)半夜呼唤柔密欧的那一段,周扬先生的翻译,可不是一般的出色啊! 这本《柔密欧与幽莉叶》的装潢也相当的漂亮,纸张又白又厚,印刷精美。在书页中还附有两张道林纸的插图,这是两张非常漂亮的铜版画插页:一张是罗米欧与朱莉叶幽会后在阳台上吻别,另一张是朱莉叶在坟墓中刚刚醒来,怀里拥着刚刚仰药自尽的罗米欧。这两幅表现爱情的铜版画,在禁欲主义盛行的那个年代,是非常容易招来事端的。 莎士比亚的书俺只淘到过这两本,而且还出手了一本。以后也曾继续遇到过其它的,可是俺没有再去买它们。原因要说也简单,这就是成本太高,太贵了。一个剧本的篇幅只相当于一部中篇小说,不过一百多页,但由于莎士比亚的名气太大了,谁都知道这是顶尖级的书,因此卖家要把它按照长篇小说的价格来兜售。俺本钱太少,俺希望能够有幸遇到汇成集子的莎士比亚戏剧合订本,然后一网打尽。遗憾的是,俺一直没有在书市上遇到它。 十九世纪最有代表性的英国小说家有两位,一位是托马斯•哈代,另一位是查尔斯•狄更斯。为了领略这两位大师的风采,俺在书市上有针对性的开始了对此二人作品的苦苦追寻。然而,沈阳虽然号称是关东的中心,但毕竟地处一隅,俺在书市上奔走了一年多,没有见到这两位大师作品的踪影。几年后俺到了中原,从两位朋友手中分别借来了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这才领略了托马斯•哈代的风采。 这两部书读过之后,俺发现自己一点儿也没有读巴尔扎克、雨果、契科夫、果戈里时的兴致勃勃。当年的履虎尾觉得,哈代的书写得死气沉沉的,原本挺好的内容情节,都被哈代给“糟蹋”了。 哈代的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对传统的“贞操问题”提出了拷问。这个贞操问题啊,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局限于东方,它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现代人当然有现代的观念。然而,这个问题在历史上确确实实曾经是一个“吃人”的问题。哈代的这篇小说所描写的不是浪漫的情调,因此小说的基调不是明朗的,而是灰暗的。而且,小说连名字也显得别别扭扭,简简单单的就叫《苔丝》不是挺好吗?干脆、利落、醒目!为什么要罗里罗嗦,硬加上一个定语呢? 至于《无名的裘德》,其主题的色调,则阴暗到了极至,俺手里捧着书,眼睛在书页上扫着,俺自己的身体就像是陷入了难以挣脱的烂泥潭。小说的故事情节模模糊糊的,俺的大脑皮层,似乎本能地排斥这样的内容。读完《无名的裘德》,俺只觉得一片模糊,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忘光了,仅仅记住了两个片断。一个是裘德宰猪的时候,别人给裘德讲杀猪的诀窍:一刀子进去,捅到猪心上,猪死得快,但血流不尽,肉质因而不好;若是刀锋不伤猪的心脏,猪死得慢,血流得尽,肉质也因此而好。但是,这后一种杀法,猪遭受痛苦的时间长。裘德为了让猪少受痛苦,于是采取了第一种杀法。另一个片断是故事的结尾:在旅馆里,裘德为了彻底摆脱痛苦,先是勒死了三个幼弟,然后,裘德用绳索套住自己的脖子,把自己并排挂在弟弟们的身边…… 至于狄更斯的作品,俺是直到上大学后,才在学校图书馆里见到。俺读完了其中的两部,《远大前程》与《大卫•科波菲尔》。不过,这时候已经是时过境迁喽—— 今天回想起来,俺觉得英国所谓“正统”的作品,也就是哈代、狄更斯等人的小说,有一股冗长的平庸,或许,这就是英国绅士们所自我标榜的傲慢的贵族气味吧?与这些主流作家截然相反的是,英国还有一些“另类”的作家,“另类”的作品。这些“另类”,充满了浪漫主义情调,读起来津津有味。这另类的作家、作品都有哪些呢?呵呵,俺履虎尾认为,有这么两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英国女作家的作品,包括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等等。女作家们感情丰富,感觉细腻,她们的作品,充满了青春的活力,简直就是生命的颂歌,爱情的礼赞。她们从女性的立场出发,向读者展示了我们男性所不熟悉的另一个世界。 再一种类型是英国的探险、游记小说,包括丹尼尔•笛福的《鲁宾孙漂流记》,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弗游记》等等。这些充满了惊险、幻想和神秘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大自然的神秘,讲述了人与自然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感受到人类智慧和勤劳的巨大创造力,并使我们深切地领略到坚韧、勇敢、一往无前的男子汉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英国的文学也是博大精深的,俺的这篇小帖当然无法将其说尽。譬如,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呀,司各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啦,都令人无比神往,还有、还有……呵呵,其实,本帖里以及俺以前所提到的,都不是俺最喜欢的英国小说。俺最欣赏的英国作品,其实是那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