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獨立的時機不是很好,因為新加坡獨立的第二年,1966年,中國就爆發文化大革命,對內瘋狂批鬥,對外輸出革命。那個時候,毛澤東周 恩來們,想把華人佔多數的新加坡變成東南亞的古巴,成為紅色中國的勢力範圍。中共直接指揮馬來西亞的共產黨,滲透新加坡,進行革命煽動。剛剛獨立的新加坡,面臨危機。
在這種局勢下,新加坡的李光耀們,採取了三大措施,來抵抗中國的統戰和革命滲透。一個是全面跟美國結盟,來確保自己的國家安全。新加坡政府過去五十年一直 是美國的盟友,從來沒有反美。第二個,實行市場經濟,保護私有財產,結果促進了新加坡的經濟繁榮。有了經濟發展,才有社會穩定,不像台灣的馬英九們,什麼 六三三承諾,全都沒有兌現。第三個,就是切斷在語言上跟中國的內在連結,強調英文教育。現在新加坡的540萬人口,80%以上說英文,英文成為主要語言。 切斷了中文,就等於切斷了跟什麼母國的新生兒臍帶,就等於「斷奶」,不再跟什麼母語母國有內在連結。
親美,市場經濟,使用英文,這三大政策,使新加坡沒有被中國統戰成功,保住了自己的獨立主權,同時也保持了李光耀們的長期執政。大家都知道,李光耀的人民 行動黨自從1965年新加坡獨立以來一直執政。當然沒有政黨輪替不是真正的民主,但新加坡的反對黨多是左派,他們的親中國,強調母語中文,包括反美情緒, 還有左派的均貧富的社會主義政策等等,這些在新加坡都不受到中產階級的歡迎。所以每一次選舉,在野黨都輸。李光耀的人民行動黨,在新加坡過去五十年的選舉 中,得票率從來沒有低於60%。這跟新加坡是城市國家,沒有農村農民,都是中產階級有關。中產階級希望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不喜歡左派的反美親中國、走社 會主義等。這一點,應該是台灣的綠營領導人非常認真考慮的,如果走左派的高稅收,均貧富,甚至反美的道路,很難得到中產階級的歡迎和選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