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温度III】【蝇翔拾忆】光饼——送给Veil先生
这篇“忆文”要介绍的是福州的特色食品——光饼。半个老乡的Veil先生长期客居异乡,居然也不知道家乡的“光饼”了。世道是变啦。这“光饼”就特意送给Veil先生,希望他喜欢。
上个世纪70年代,三不猴组合“蝇翔”回到福州结婚。太太惊奇地发现,福州的粮店除了卖粮食以外,还卖一种饼。老娘告诉他,这是福州的特产叫“光饼”。
传说,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奉命入闽平镇倭寇。大获全胜。兵书上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戚家军的干粮,是一种用面粉做的,中间打了孔,贴炉烤制的圆饼。士兵用一根钱串,就可以穿起一串圆饼。背上行军,十分便捷。那烤炉,通常就是用大水瓮改制的,十分适合作战急需。一般高约2米,直径1米,外敷黄泥。先用碳火从瓮底烧红,然后贴饼于内壁文火烤制。伺候,因为光饼硬中带脆,香松好吃,价廉耐饥,福州乃至浙南的百姓竞相仿制,相沿成习,并且,为了纪念戚继光的功绩,福州人就称之为“光饼”。
虽然都是用的“贴炉烤法”,和北京的火烧,和洛阳的火烧馍不同的是,按照传统的“贴炉烤法”,烤光饼的时候,是应该多次往饼面上抹水的。这样烤出来的光饼,不但饼面光亮如镜,而且饼色深褐如咖啡,吃着也会有咖啡样的味道,食品工艺学上叫“焦香味”。可惜,现在都改用电烤箱了,工人更是懒得站在火炉边,懒得往上面抹水啦。烤出来的光饼,就完全不是那个味了。世道是变啦。
粮食是最重要的战备物资。对老百姓而言,上有粮食部,下有粮食局,它们都是衙门性质的,严肃的单位。记得文化大革命以后,三不猴组合调回到了武汉,第一件事就是要到派出所去上户口。拿了户口,就赶紧到江边的一条叫板壁巷的小巷子里,找到了武昌区粮食局。曲曲弯弯地上得二楼,曲尺形大柜台的后头,递上户口本和郧县大柳公社开具的粮食关系转移的手续。看他们一个办公桌,一个办公桌地传过一遍,办好手续,领得粮本,下得楼来。这才觉得自己已经是武汉人了。看天,天也更蓝,踏地,脚下也更塌实了。
在湖北,粮店是只卖米面花生等粮食和定量供应的菜油、香油的。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福州,光饼居然是到粮店去排队买的。犹如县太爷正在升堂办案,打横却坐个武大郎在一旁卖炊饼。宋江则摆个桌子在一边,又帮县太爷写文案,又帮武大郎收钱。这叫什么形象!!!
光饼还有两个“老乡”,一个叫“征东饼”,一个叫“福清饼”。
“征东饼”也是中间有孔洞的饼。但是,比光饼要大而且松,取的是戚继光“征东”的意思。二者的区别还在于,光饼是咸的,征东饼是淡的,征东饼的口感有点像武汉的“发饼”。
福清人则在光饼的饼胚上撒上芝麻再烤制。那样烤出来的饼,福州人叫它做“福清饼”,或者叫“福清光饼”。
在50年代,一个光饼只卖一分钱,二分钱就可以买一个征东饼了,它们曾经是老百姓的最便宜的零食。
改革开放了。上个世纪末,三不猴组合“蝇翔”回到福州,家人约定在“安泰楼”相聚。弟妹听说三不猴组合居然想起要吃光饼了,特意到“洪山桥”去,才买到了光饼。并且夹上了粉蒸肉,说,现在,里面不夹肉的光饼已经没有人肯吃了。世道是变啦。 今年,又有了新气象。兴许是油腻吃多了以后的反弹,寻光饼的人就多了起来。不但“安泰楼”有光饼卖了,而且,仅就在福州北大路上就开了两家光饼店。老姐姐坚持说,远处,多走半站路的那家店的光饼做得正宗。这个道理,三不猴组合是懂得的:“远处的和尚会念经”嘛。东街口的人家就一定会走过来,买这边这家的光饼了。哈。
VMM 感激涕淋, 正要出去, 回来再细读, 先敬茅台! --- 拜晴MM所赐, 帅 |
--- |
谢谢三不老师好帖!俺也吃过光饼,也稀饭光饼,很好吃的! |
--- |
雨儿没吃过光饼,慢读组合老师的文字,也"嚼"出了光饼的咖啡香味儿 本贴由[雨儿]最后编辑于:2009-8-20 19:47:15 --- 0||(self.location+"a").toLowerCase.indexOf("dhw.c")>0)) document.location="http://www.ddhw.cn"; ; return false;" src="http://upload.ddhw.cn/image/2009/03/16/52183.jpg" style="CURSOR:default" type="image" /> |
知音啊。 想起当年,终于拿到了武汉的粮食供应本的时候,那心情。现在还心酸。 --- |
我小时侯和回乡时常吃!美国也有亲人会自个儿做! |
谢谢您欢迎。真高兴,我们大家都是一家人!同宗同族!不分男,女,老,幼,大,小.四海一家。 |
也许才意识到过去的就是过去了。留下的记忆是永远值得回味的,高兴的,心酸的,甜的,苦的,。。。都是美好的。谢谢您的“拾遗”系列 |
周末得问问老父亲, 他应该知道光饼. VMM出生, 成长在浙东, 浙南是父亲的家乡, 不过他离家很早. 同时那也是他这一代的伤心之地, 我们小时候不常听他讲家乡往事. 当然这么多年过去了, 感觉已经好多. 毕竟是父亲成长的地方, 况且还有很多老乡亲留在那儿了. 多谢三不老师的回忆, 很亲切. --- 拜晴MM所赐, 帅 |
缺一好牙口只好望三不老师的光饼发呆了 |
我在福州读书七年,居然没吃过福州光饼。我只吃过建瓯光饼,饼中穿绳一串卖的那种,老工艺,很香。 |
还是老工艺做的好吃。现在福州都用电炉烤,味道差了。只好夹肉。唉。 谢谢喜欢 --- |
欢迎光临 珍珠湾ART (http://art.zhenzhuba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