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湾ART
标题:
外热内冷;中英贸易的期望与差距!
[打印本页]
作者:
开开心心
时间:
2018-3-22 03:50
标题:
外热内冷;中英贸易的期望与差距!
特里莎·梅首相与习近平主席一起茶叙。
[attach]28671[/attach]
2018年开始,中美之间贸易摩擦加剧,美国频频推出针对中国的关税政策。与此同时,中英贸易则进入"黄金时代的新阶段",仅今年前三月,英国就先后有首相特里莎·梅(Theresa May)、国际贸易大臣利亚姆·福克斯(Liam Fox)、伦敦金融城市长鲍满城(Charles Bowman)等高官访华。
中英"火热"互动背后是贸易的"冷"。总量上,中英贸易总额不及中国和越南;同时还面临着贸易逆产、"脱欧"、中美关系等问题的制约。
中英双边交流"火热"
"黄金时代"——这个词被罕见地纳入中国的外交辞令之中,它被用于形容中国和英国的双边关系。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访英,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和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互相示好,共同确定了"黄金时代"的说法。
卡梅伦希望,中英间的贸易和投资将受益于此。
此后中英之间就双边贸易推出各种利好政策,在特蕾莎·梅上台后,也宣布拥抱中英关系"黄金时代"。
◾双方在北京开展中英经济财金对话,达成了超过14亿英镑的贸易投资协议;
◾首个中英地方合作园区——青岛中英创新产业园也已启动建设;
◾此外,双方决定加快"沪伦通"计划,这项计划将上海证交所和伦敦股票交易市场的互联互通。
关于中国政府看重的"一带一路"倡议,虽然特蕾莎·梅访华时拒绝签署相关备忘录,但采取了西方国家少见的实际行动。
2015年,当年英国不理会美国反对,率先申请加入由中国牵头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成为创始会员,触发连锁效应,德、法等多国亦相继提出申请。
卡梅伦辞去首相职务后,开始领导一支价值10亿美元中英投资基金,助力"一带一路"。英国国际贸易大臣利亚姆·福克斯称,"我们正在向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英国出口商、及进口英国商品和服务的公司提供250亿英镑资金支持,以确保不会出现因资金缺口而导致出口贸易失败。"
访问香港的伦敦金融城市长鲍满城也向记者表示,"我此次访问的一个重要环节将是促进伦敦作为"一带一路"西方天然枢纽的作用"。
伦敦金融城市长鲍满诚(Charles Bowman)称看好“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商机。
[attach]28672[/attach]
中国启动第一条义乌至伦敦直达货运铁路线
[attach]28673[/attach]
连续两年下跌 总额不及中越
双方热络的交流背后,是中英贸易本身遇冷。
在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增长后,中英贸易在今年陷入停滞,甚至下降。据英国税务与海关总署(H.M. Revenue and Customs)统计,2016 年,英国与中国的双边货物贸易额为 738.1 亿美元,下降18.9%;其中英国对中国出口下降33.1%。
相比之下,德国在与中国的双边贸易中发展迅速。在中英贸易大幅萎缩的2016年,德国联邦统计处数据显示,德国与中国的贸易总额上升至约1800亿美元。中国取代法国及美国,首次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这一位置在2017年继续保持,并且大幅上涨到近2300亿美元。
中英之间的贸易额甚至低于中国和越南的贸易额(2016年达878亿美元),而越南的国民生产总值还不到英国的十分之一。
除了规模外,中英贸易还面临着严重的贸易不平衡——2016年,700多亿的贸易额,英方贸易逆差就占到 367.2 亿美元,贸易逆差比上年还增加 3.2%。
与此同时,《金融时报》报道,卡梅伦领导的英中投资基金在寻找投资者方面遇到困难,迟迟没有启动。
分析人士称,在金融领域,中国担心英国公投决定"脱欧"引发的不确定性。比如中国在伦敦金融城进行了30亿元债券交易后,就再没有计划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有官员对英国媒体称,中国下一次在海外发行债券将选择其他金融中心,比如香港。
"脱欧"后英国更需要中国
经济学家分析,"脱欧"后英国将更需要中国。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媛等针对"脱欧"对中英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并认为,英国脱欧之后,不再享有作为欧盟成员国的零关税等贸易优惠条件,会削弱英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关系,需要在国际贸易上扩展跟中国的关系。
伦敦金融城最高建筑“奶酪刨”
[attach]28674[/attach]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高健向中国媒体称,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出自金融服务领域,而英国定于2019年3月29日正式脱离欧洲联盟预期将削弱这一老牌金融服务枢纽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促使它越发需要人民币业务。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一项对英国"脱欧"后潜在贸易伙伴的分析,未来30年美国、中国、欧盟仍将是世界前三大经济体,担当英国重要出口市场,其中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支持"脱欧"的英国官员认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英国有可能与中国等大国达成新的自由贸易协定,他们称之为"全球化英国"战略。
中国或许也需要"脱欧"后的英国。英中贸易协会前总裁傅仲森向记者表示,英国的工程咨询公司、法律、金融服务,国际化经验和实力都很强。中国则在基建、制造业、劳动力等方面有优势。双方实力互补,"一带一路"成为合作的大平台。
其次,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奉行"美国优先"主张、显现单边主义倾向,因此在全球化发展趋势和自由贸易主张方面,中英有机会达成高度共识。
欢迎光临 珍珠湾ART (http://art.zhenzhuba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