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冬天这种萧瑟暗淡的灰色似乎会滲透到我们的皮肤里并压抑我们的精神(至少在纬度较高的地区是这样)?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会随着季节和阳光的变化而变化。《黄帝内经》(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Medicin)就描述了季节是如何影响所有生物的。这本关于健康和疾病的专著大约写于公元前300年。这本书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冬天是休养生息的季节……人应该随着太阳的起落早睡晚起,注意抑制欲望,避免情绪起伏)。在1806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论述》(Treatise on Insanity)中,法国医生菲利普•皮内尔(Philippe Pinel)指出,当12月和1月的寒冷天气来临时,他的一些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状况会恶化。
然而,最重要的一种理论是"阶段转换假说"(phase-shift hypothesis):这种理论认为,白昼变短会延缓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导致人体的昼夜节律与真正的时间不同步。褪黑素水平通常会随着黑夜的来临在夜间升高,让我们感觉昏昏欲睡,而清晨的明亮光线会抑制这种激素的分泌。美国佛蒙特大学(University of Vermont)心理学教授凯利•罗翰(Kelly Rohan)表示:"如果某人的生物钟变慢了,褪黑素水平居高不下,那么哪怕他们的闹钟响了,他们也知道自己必须为了谋生而去上班,但生物钟仍然会让他们赖在床上。"严格来说,生物钟失调为何会带来抑郁目前还不清楚。有一种理论认为,这种疲惫感会引发一系列不利于健康的连锁反应。如果疲惫感让你产生了一些负面想法,那么你可能会感到悲伤,对食物失去兴趣,继而出现其他症状。
然而,最近科学家们又研究了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对白昼长度变化做出的反应,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解释。据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精神病学名誉教授丹尼尔•克里普克(Daniel Kripke)称,当褪黑素影响到大脑中的下丘脑区域,就会改变另一种激素——活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这种激素负责调节人体的各种行为和生理过程。
然而,还有一种解释认为,这种对黑暗的明显抵抗力是受文化因素影响。特罗姆瑟大学(University of Tromso)研究快乐的心理学家约•维特索(JoarVitterso)表示,"简单粗暴地来说,来到这里的人似乎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人恨不得尽早回南方的城镇另外找份工作,另一种人却能安之若素地留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