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乐乐器发声是由于:1)由弹,拨,拉,打所引起的弦在声频范围内的振动,2)通过"桥"的传递,这种振动被琴身,共振腔,放大. 色盲MM描述的现象,我以为,可用上述的步骤1)来解释. 对于一根固定长度,固定张力的琴弦进行弹,拨,拉,打,琴弦将会产生一系列振动. 根据振动频率这种振动可以被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驻波",其波长正好整除给定的弦长,另一部分则为"驻波"外的"其它波",即给定的弦长不为其波长的整数倍.在演奏时,"驻波"的频率不变,强度随时间衰减的速率较慢,而且各种"驻波"的迭加会产生HARMONY;"其它波"则不是这样,这种波的迭加,包括与"驻波"的迭加,会引起ANHARMONIC噪音.需要指出的是在弦的两端点各个"驻波"的振幅为零,"其它波"则不然.根据这种性质,在演奏时用手指,或其它软物,施加一定的压力于弦长的端"点"将会最大程度的吸收"其它波",而对"驻波"影响甚小.这样一来,经过"过滤"后的振动再传到共振腔时,音质听起来就会纯而动听. |
这种技法的目的确实是通过人为施加阻力减弱甚至消除某种波长的声波,但是并不是削弱噪音。 提示:点按支点后弦的振动发生什么变化? |
这个问题其实我并没有想得很清楚,这也是我一直迟疑没有来发表意见的原因。我曾经以为我想通了,但是后来又觉得还是有疑问。我想脑坛总有能人能指引迷津,所以还是试试说出我的看法,抛砖引玉吧。 我以为,这样在古筝上奏出的其实是某个音的泛音。所谓泛音,其实是与基音相对应的。当一个物体在振动时,它的各个部分的振动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以最简单的弦振动来说,假设我们有一根刚性弦,那么它振动时全弦都在振动,同时它上面不同比例的每一部分都在分别振动,各部分和全弦在振动叠加形成的波峰和波谷,可以简单看成一幅正弦曲线图像。全弦振动所发出的音,其强度最大,叫做基音。这也是这根刚性弦的固有振动频率。平时我们所判断的音高,就是指基音的音高。弦的各部分(1/2、1/3、1/4、1/5...)同时也会产生音,这些音的频率与基音形成整数倍关系,叫做泛音。泛音强度小于基音,但是泛音的多少和各自的强度也不是没有意义,因为它们决定了一个音的音色。不同乐器的音色音质不同,但是音高却一样,就是因为泛音的频率和数量不同。 一开始我觉得这种奏法可以阻止全弦的振动,从而降低基音的音量,保留泛音的音量。也就是保留了和基音的频率成整数倍的那部分波的振动。但是后来又觉得这种想法也许不对。苦于有关这种技法的文献非常少,无从查考,所以只能将我所想到的写在这里,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加入讨论,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欢迎光临 珍珠湾ART (http://art.zhenzhuba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