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湾ART
标题: 中文系大学生的精彩的检讨书 [打印本页]
作者: best88 时间: 2007-12-15 06:34
标题: 中文系大学生的精彩的检讨书
D老师:
这种事用书信的形式表达其实不见得是最好的方式,但我真的不善于面谈————我习惯了独坐沉思,笔动口不语的表达。诚如我已向你说明的。我因不善而不想同你面谈。可能会给你留下无视师长的印象,这里我只解释这一点,其他的,我认为有选择就要负责,我愿意接受最坏的后果。
而今在我们所有的老师中,你是与我们走的最近的一个,虽然,我很少走近你,但我看得到,听得到,更感觉得到。
一年来,我从没给老师留下好印象,这点我本不想解释,但既然老师产生了这种心理我也只得说明。 www.ddhw.com
一些时候我很“流”,但有几个人会想到那只是自我得伪装,那只是在刻意的模仿狂狷;真正深入到骨子里,我是一个喜静的人。
刚来上学时,有一个高中校友就告诉我过CET-4跟吃黄瓜似的。当时我还只是一笑带过,可始料未及的是来到之后,课程真的很松。这里我不得不提到另一个好老师---张晓东,他讲东西不系统,但却多有独特见解,以心理分析学说为基础演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着眼于文本类化人物的心理剖析,鞭辟入里,学理涵养俱全。尤其他提出“趣味是一个人全部气质的凝结”更是死死的吸引了我……从此,英语和文学史成了我学习的两个极端。人不做一件事,本来就有很多合理的理由,这时再也无法说服自己多学一点英语了。 www.ddhw.com
老师,您在教室里正告过我:考研,英语一定要学好,我又何尝不知道,但心理惯性太强了。闲时我也曾自嘲是“绝对的爱国主义者”,其实我比谁都清楚:我绝对有“母语崇拜情结”——我爱这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但却绝对没有排斥外语的心理。——我所买的英语方面的书至少不会少于50本,虽然占我个人藏书数量的比重很少,还不到3%,但我认为在我们这个班有这么多的人也许没有几个。另外,我还有好几套日语自学教材、录音带和教学光盘。也许你疑惑我为何不花时间去学好英语。其实我也想,可老师你必然明白:爱是灵魂的搏斗,是生与死的狂喜,渗入到灵魂和骨子里的人真的不那么容易走出来。
说实在话,不光是英语课在其他课包括文学课上我一旦想起一个东西就会魂不守舍的急于去感知,所以在你的课上经常走神,这绝对与不尊重无关。心如平原跑马易放难收。我曾不止一次的套用张老师的话说这是“文化宿命的不可摆脱”。也就是在前几天我才意识到这是我意识的盲点。说来又是一个巧合。
我一连两周都在图书馆阅览室,在那里我看完了所有与我的专业有关的杂志期刊,其中有两个很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季红真和谢有顺以及陈骏涛的几篇关于当代小说评论的,谈到了“不够客观 ” ,“不够准确”的说法,没想到在和杨磊闲扯时被你听到了,你曾指纹我,这不奇怪,因为只有我一个人没有做检讨,很容易使你想到我别有所指,老师在上课时又暗示以至明示我不把你放在眼里,也在情理之中我能理解,但真实的原因是我不想去也没法去做这个检讨。 www.ddhw.com
我不能保证以后不再缺课,敞开心说,只要我知道哪个老师在讲文学、文化学方面的课我就会毫不犹豫地跑去听,曾经辅导员的课我也跑去听,卢老师讲儒家文化与现代文明、法律基础课我去听,魏宏灿老师讲(《魏晋风度与服饰境界》以致于现在见到魏老师他都还以为我是大四的学生,还问我工作找好没有,参加考研没有,米育鹰老师也知道她有一个老乡总是听讲就是不问问题。
我不想骗老师,那次没去上课,仅仅是因为我刚买了一张《中国古代圣贤》的光盘,根本就没去买书,我不去另一个原因也是怕带出其他的同学来---我不想说别人坏话一如我不喜欢说别人的好话一样,我尤其讨厌所谓的偶像和榜样,反观各人的生命情态,谁也不会比谁好到哪里去,因为我对任何人都保证不了什么,所以干脆就不保证,我不是在玩酷而是对“内我”的要求。 www.ddhw.com
前几天梦醒时才知道文学史也绝不是一块现成的诗意的栖居地。文学史就像组成人体肌肤的各个要素的集合体。老师们可以从中任意地取出以构成一个完整地独立体,于是就有的人拼出了美丽曼妙的少女,有人组构了一个臃肿的少妇,有人创造了一个妖怪,有人展示的是一具残损不全的枯骨……完不成自我知识体系的建构就不会有完备的知识成品。这些使我明白自己一直都在呼唤以自己的勇敢和坚强冲破困扰自己精神的樊篱、塑造承担自我的力量。我是在以刚刚成年的眼光对少年冲动的回首与抚摸。那些青春的躁动与迷茫依稀尚存的年轻人铭心刻骨的记忆与成长中的精神蜕变引起自我情感共鸣及有关生命深度的思考、对生命责任的探求与追问,同时也增加了我对生命经历的多维理解。 www.ddhw.com
我有太强的生命意识只是陷于内外交力之中不能引发生命的超越故而经常会感到自己的无所适从与无能为力,本性的东西老是会被来自外际的压制与约束,为了释放自我受压抑的情绪,我需要一个宣泄的途径——这就是自由幻想,总想在夹缝中求得一片天地,于是古风的一篇《丝织锦绣与文学审美的关系初探》的论文,我读的像文学作品一样的血脉涌动、激动不已……总之,零散的鼓点有多响有多美都无法独自地完成一首完整的正曲,安安份份的一点一点地累积才是正途,关于英语:我完全走入了误区,而今思来也是只有亡羊补牢。我知道意识层面上地道理许多人都能讲明白,但具体到一时一地一人一事时却又总是解不开那个结,生命必然有重演,到后来一生中得到的是失去后的空心的影子,生命的郁闷与悲苦就在这里,心情过于抑制内心便如一座找不到喷火口的火山。
酒一饮就“此非曹孟德者何?”脚下扭出几个踉跄德步子便是捉月德诗仙。真是可笑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有了自由还要去寻找不自由,用几个臆造德牌位自闭灵魂,真是蠢的让人气都懒得生,跳跃德思维情势,虽也有一种独特德美,一种灵性德显现,但理论结语与现实铺路之间必定有间隔,必定不直接发生联系,只能以感叹结空收缩。
人都不可能没有伤疤,但是伤疤绝不是为了提醒那舐血的快感。
人生格局的过度引化与个性深层的需要很隔膜。人毕竟不能单凭本能感觉去做人生的生命抉择。
人都需要心理的置换过程,人生匆匆,我歌我笑如梦中,夏去秋来又到冬,匆匆,何必太匆匆,转眼几度夕阳红。
个性的自我追逐和生命开了一个大玩笑,直到今日我还没完全转回到原初生命的轨道,时不待我,行动起来。谨递!
www.ddhw.com
欢迎光临 珍珠湾ART (http://art.zhenzhuba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