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一昼夜,天上16日 在发射升空的24小时里,神七航天员经历了16个日出日落,飞行了大约68万公里。26日22时许,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分别组装完成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海鹰”舱外航天服顺利通过各项测试。经地面控制中心确认,航天服各项测试指标正常。 【衣】舱外航天服组装测试完成 26日早些时候,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对“飞天”、“海鹰”舱外航天服及舱载对接系统进行启封后,分别对两套服装可更换部组件进行了安装与检测。 然后,他们对航天服液路系统进行了检查和确认,将两套服装的电脐带与舱载设备进行连接,加电测试结果显示正常。 经过地面控制中心对3名航天员进行第二次医学检查确认,他们的体温、血压等生理指标正常。22时10分,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和刘伯明开始在轨道舱进行在轨训练。 【住】躺着站着都入眠 26日上午的画面显示,在返回舱里值守的景海鹏半躺在坐椅上,安静地睡觉。 神舟飞船的睡袋固定在轨道舱的舱壁上。这种用保暖织物和羊绒絮片做成的睡袋,重量不到两公斤。航天员钻进睡袋,一拉拉链,就可以睡觉。有意思的是,在微重力条件下,睡觉不受姿势的限制,可以躺着睡、坐着睡、站着睡,甚至倒立着睡。 不过,睡觉时,航天员一定要将手臂放进睡袋里,把双手束在胸前,以免无意中碰到仪器设备的开关。神七飞行中,每人每天安排了4到8小时的睡眠。不过,在飞行初期,翟志刚似乎有些睡眠不足——26日凌晨飞船变轨时,出现在返回舱里的翟志刚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行】“游来游去”忙干活儿 25日23时20分左右,刘伯明轻轻托了一下翟志刚的脚,翟志刚像鱼儿一样“游”进了轨道舱,航天员开始“干活儿”了。这一天的主要工作是围绕着“穿衣”来进行的。舱外航天服的启封、组装、测试、穿戴到在轨训练,持续进行了十几个小时还未结束。航天医学工程总体研究室刘伟波说,这说明,他们已经适应了太空环境,能够自如、高效率地进行工作了。 据新华社电 |
●出舱活动仅20分钟 航天员的出舱活动分为4个阶段:在轨组装、检查与训练段,出舱准备与过闸段,舱外活动段以及返回过闸段。其中最长的是第一阶段,历时14.5个小时;最危险和最难的,则是舱外活动段。但这一段舱外活动时间非常宝贵,前后只有20分钟。 ●头先脚后“爬”出去 今日下午4时30分,飞船运行到第29圈,神七上的航天员将开始打开轨道舱门。开门要完成开保险锁、开关转动手柄、拉开舱门、给舱门套上保护罩等一套规定动作。 太空环境直接影响到开关舱门,特别是在真空、高低温、失重等太空环境下,将舱门打开,并不是像在地面开关门那么轻而易举。而且,舱门若不能保证密封,轨道舱内就无法复压,这意味着两名航天员将无法脱掉舱外航天服,不能回到返回舱。 等到出舱时,航天员会先把半个身子探出舱外,也就是专家所说的“头先脚后”。然后,负责出舱的航天员要对着推进舱上的摄像头“打招呼”,然后通过解锁提拉,把80个放置在轨道舱外壁的试验样品取下,递给舱内的航天员,带回到返回舱内,最终带回地面。 ●“行走”距离不会很远 下午4时43分左右,飞船运行到第30圈,负责出舱的航天员将开始沿着轨道舱壁行走。 航天员将在舱外“走”多远呢?目前还不知道,但是“轨道舱的直径也就2.2米,电脐带的长度是有限的,因此可以估计航天员的‘行走’距离不会很远。”专家表示。 下午5时05分,飞船仍然运行在第30圈,出舱航天员开始返回。 与出舱相反,航天员在进入轨道舱时,会采用“脚先头后”的姿势。到了返回舱内时,再进行一系列与出舱相反的程序:关舱门,轨道舱复压。直到轨道舱内压力恢复后,航天员才能慢慢脱下舱外服。等到轨道舱与返回舱压力确认为一致后,两舱之间的门被打开,出舱活动全部结束。W 综合新华社、广州日报报道 |
航天员出舱三大“高难动作” 作为中国第一次太空出舱活动,神七航天员将要进行的出舱行走包含了不少“高难动作”。 “穿衣”难 完全穿好重量120公斤的舱外航天服,需要数个小时。飞船发射时,舱外航天服打包固定在轨道舱壁上,因此,航天员首先要启封、组合,再把净化器、氧气瓶、电池、无线电遥测装置等可更换部件装上航天服。在“钻”进服装后,还要对服装进行尺寸调整、气密性检查和安全性能测试。 “穿衣”过程中,两名航天员需互相配合,一人操作时,另一人读操作手册并确认,以确保万无一失。舱外航天服启封共分为21个操作单元,仅“解开舱外航天服包装物”就含12个步骤,每个步骤又分为10多个动作。 “开门”难 要开启飞船通往太空的轨道舱门需要10多个钟头,首先是解锁,然后拉着舱门的手柄把门开到60度。等到舱内外压力平衡,才能把舱门完全打开。碰上打不开的情况,还要用一个类似撬杠的工具把门“撬”开。出舱前,航天员还要给舱门罩上一个保护罩,以防止在出舱过程中发生剐蹭。 吴斌说,神六航天员对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门进行了开关操作。但他们是戴着舒适手套,穿着舱内航天服或舱内工作服来实施操作的,这些服装对人的限制都很小。这一次,神七航天员穿着结构复杂、内有40千帕余压的舱外航天服,又在失重手脚难找到发力点的情况下,每做一个动作都非常困难。 “行走”难 在没有重力的状态下,要按照规定的方向和路线行走,一点也不容易。航天员身上有两条安全系绳与母船相连,太空活动进行每一步操作之前,都要先在轨道舱壁的把手上固定好安全系绳的挂钩,一根固定好了,另一根才能改变位置。对于太空行走,挂钩严格的交替换位,是最关键的一环,否则,航天员就可能脱离母船,成为“太空飞人”。 在失重环境中,航天员只能在安全系绳挂钩的帮助下,通过手在飞船舱壁把手上位置的改变,来实现身体的移动。吴斌说,出舱行走这件看上去“最浪漫的事”,其实是件最辛苦的事。神七航天员操作的难度和强度,远远大于神五、神六。 据新华社电 |
欢迎光临 珍珠湾ART (http://art.zhenzhuba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